千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婴幼儿脱发的病因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单位:无忧文秘新学术部山东济南

婴幼儿脱发并非少见现象,常见的原因有营养失调性脱发、毛发生长周期紊乱性脱发、外伤性脱发、瘢痕性脱发、遗传及先天性疾病等引起的脱发[1]。婴幼儿期常见的脱发形态有枕部环状脱发、斑秃、全秃、普秃。枕部环状脱发,是指枕后部环状头发稀疏或缺失,俗称“枕秃”。斑秃是指局限性斑块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全秃指整个头皮的头发全部或几乎全部脱落;普秃是指除头发完全脱落外,其他部位的毛发,如眉毛、胡须、腋毛、阴毛以及全身的汗毛也都脱落。现将婴幼儿期脱发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1 枕部环状脱发

枕部环状脱发(halo scalp ring)简称“枕秃”,是婴幼儿期最常见到的脱发类型,以3~6月龄发生率最高,可达50%~70%,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岁时仍然有10%以上[2-3]。儿科学“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4]和佝偻病防治建议[5]的早期非特异性症状中提到有“枕秃”,因而常有临床医生仅凭“枕秃”诊断为佝偻病。但国内外文献报道显示“枕秃”并非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两者无因果关系。刘艳等[2]的研究表明,“枕秃”发生因素主要与年龄、枕头的硬度、头部多汗、摇头、睡眠姿势等有密切关系,而与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以及血钙和25-(OH)D浓度无关。“枕秃”应看作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佝偻病患儿初期可能有多汗、“枕秃”,但此为非特异性体征,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6]。

国外文献中对“枕秃”原因分析:一种解释为压迫性脱发,另一观点认为婴儿“枕秃”为生理现象。有文献解释“枕秃”为压迫性脱发:分娩时长时间的宫颈压迫导致新生婴儿头皮受压引起头发脱落,相关因素有初娩孕妇、先峰头、产程延长等,该现象预后好,但合并感染时也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脱发[7]。另一种观点认为:婴儿枕部脱发或称新生儿暂时性脱发(transient neonatal hair loss,TNHL)与睡姿关系不大,婴儿仰卧位与俯卧位睡眠“枕秃”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仰卧位睡眠头皮与枕头的摩擦只是加重了这种现象[8]。作者认为该现象与胎儿头发生长周期有关,胎发的生长从前额到后枕部是非同步的,在胎儿20周左右时前额和顶部毛发首先从生长期进入休止期并脱落,继而长出新一轮头发,后枕部头发仍维持在生长期直至接近足月才转入休止期,在生后8~12周出现脱发。Kim等[9]研究也显示枕部脱发与睡眠姿势无关,与非高龄产妇、顺产、足月产等因素有相关关系。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新生儿枕部脱发是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疾病状态。

2 营养素缺乏与脱发

营养素缺乏可导致婴幼儿脱发,消瘦、严重的营养不良、铁缺乏、锌缺乏是引起婴幼儿脱发的常见营养素紊乱。Alhaj等[10]报道了1例4岁女童因长期饮食缺锌,出现弥漫性脱发,不伴生长发育迟缓,辅助检查显示血锌明显低于正常,给予口服补锌后不再脱发,治疗4个月后头发完全恢复正常。锌缺乏也常见于营养不良、囊性纤维病、早产、全胃肠外营养或烧伤的病人。暂时性症状性锌缺乏(transientsymptom zinc deficiency,TSZD)是婴儿期一种较少见的锌缺乏症,多见于早产全母乳喂养的婴儿,主要原因是婴儿体内锌储备量不足及母乳中锌含量低,表现为脱发、肢端及腔口皮炎、腹泻三联征,短期口服补锌或添加辅食后,上述症状均可恢复[11]。

肠病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AE)是一种遗传性锌吸收障碍性疾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与TSZD相同,有脱发、反复间歇性腹泻、肢端及腔口周围皮炎,少数伴生长发育迟缓,该病的突变基因是位于8号染色体q24上的SLC39A4基因,该基因编码647个氨基酸序列,其编码的锌/铁调控转运体样蛋白4对跨膜运输锌和维持锌稳态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包括无义、错义、缺失、插入等40余种该基因的突变类型[12],该病口服补锌治疗效果好,但停药后脱发、皮疹、腹泻等症状可反复,需终生补锌治疗。

慢性腹泻和炎症性肠病会影响肠道对锌的吸收,导致血清锌浓度降低,Rogalidou等[13]曾报道1例以休止期脱发为首发症状的10岁克罗恩肠病患者,按克罗恩病治疗后,脱发情况缓解,说明无法解释的脱发也可能是克罗恩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尼尔森儿科学曾提到了铁缺乏与脱发存在一定关系[1]。一项有关成人脱发的研究发现,男性型脱发者和绝经前的女性型脱发者血清铁蛋白显著降低,说明缺铁可以诱发或加重脱发的发生[14]。但未查到铁缺乏与婴幼儿脱发的相关文献。

3休止期脱发(telogen effluvium)

头发的生长按毛囊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休止期脱发是由于一部分生长期头发向休止期快速过渡引起的脱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甲亢或甲低、口服药物及各种应激情况,前文提及的TNHL也属于休止期脱发。还有一种疾病称为“生长期头发松动综合征”,该病多发于2岁以上儿童表现为弥漫性头发稀薄,儿童常常自然脱落不需要剪头发,查体头发松动容易拔出并且无痛感,眉毛、指甲等不受影响,该病至青春期可完全自愈,可不需要特殊治疗[15]。

4 先天性脱发性疾病

先天性无毛症是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都表现为较严重的全秃或普秃,包括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atrichia with papular lesions,APL)及先天性普秃,两者都是由于8号染色体无毛基因(hairless,HR)突变引起。前者表现为出生时有完整毛发,但生后不久出现全身体毛脱落后无新发长出,在1~2岁左右出现全身丘疹性皮损,组织病理显示无成熟的毛囊结构;后者无丘疹性皮肤损伤,其余表现均与APL相同[16]。HR基因的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缺失、插入等,目前多种HR基因变异类型已被报道,如10号外显子2265位碱基由胸腺嘧啶T变为腺嘌呤A,第3号外显子的1010位碱基由鸟嘌呤变为腺嘌呤,第4外显子的1491位碱基由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17-18]等。

先天性脱发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如Netherton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5号染色体q32上的SPINK5基因突变,导致表皮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LEKTI)编码异常所致[19],临床表现为皮肤游走性环状或多环状红斑及鳞屑、套叠状发(即竹节样发)和异位性皮炎。该病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容易发生感染,随年龄增长发生感染的几率下降,但仍有反复的皮肤红斑及脱屑。目前该病主要是润滑剂保护皮肤黏膜及对症治疗,无特效治疗[20]。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又称为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hereditary vitamin D-resistant rickets,HVDRR)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为Ⅰ、Ⅱ两型,均表现为重型佝偻病,且有家族聚集性。其中HVDRRⅡ型常伴有严重的脱发,由1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突变引起,不能有效利用维生素D,血中1,25(OH)2D3浓度高,血钙低。目前已经发现近50种VDR基因的变异类型[21]。

该病脱发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全身毛发均脱落,有的部分头发生长浓密、另一部分则全秃,还有的仅剩一小簇头发,补充大剂量的1,25(OH)2D3及足量钙剂治疗有时有效,治疗后眉毛、睫毛等一般可以再次长出,但头发通常不能再生[22]。

5 各种皮肤疾病导致的脱发

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儿童多见,尤其是婴幼儿期免疫功能不成熟,易发生头部皮肤感染。头癣常常可见头部脓癣,局部皮肤红斑、头发缺失[23],是导致儿童脱发的主要因素之一,抗真菌治疗常常有效。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受压部位反复发生水疱、破溃,头发受损表现为毛干脆弱易断、瘢痕性脱发,严重者可引起普秃[

24]。

6 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因素引起的脱发

在一项对46名患斑秃的儿童(年龄2.2~17.5岁)检测发现,斑秃儿童甲状腺肿大、甲功异常、及甲状腺抗体升高的比例很高,提示甲状腺疾病与斑秃的关系密切[25]。另外红斑狼疮患儿的头皮可并发盘状红斑及其他皮损,造成瘢痕性脱发或非瘢痕性脱发,成人多见婴幼儿较少。各种应激情况、精神因素、药物等在婴幼儿期引起脱发者也较常见,如小儿手术麻醉后、长期口服丙戊酸钠等引起的脱发。丙戊酸钠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而抑制环磷酸腺苷合成,抑制发根部代谢,引起轻度脱发。婴幼儿恶性肿瘤性疾病,常需要影响细胞代谢的化疗药物如顺铂、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等治疗,这些药物会影响毛囊细胞代谢,导致生长期的毛发受到弥漫性抑制,突然毛发脱落[1]。这种脱发原因常常容易鉴别,原发因素消除后容易恢复。总之,婴幼儿期脱发原因繁多,需注意结合病史、家族史、及全身伴随症状体征,鉴别可能的原因;目前对婴幼儿期枕部环状脱发认识尚不太一致,倾向于可能是“生理现象”,儿科医生需对婴幼儿脱发原因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