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1561699猪渗出性皮炎是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患病对象为哺乳期与断奶后仔猪,成年猪只在感染后通常不会发病,仅为携带体。仔猪患病后会出现覆盖全身的渗出性、急性皮炎,因此又被称作为“猪油皮病”“油猪病”或者“仔猪烟煤疹”,患病后若未能进行及时治疗,则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部分地区死亡率达到80%,即使被治愈的仔猪也会发生发育障碍,导致后期发育不畅,又被称作为“僵猪”。
1、临床医学症状
猪渗出性皮炎主要影响对象为哺乳期仔猪、断奶后仔猪,其中5~10日龄的仔猪是患病率最高的日龄。仔猪患病后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性症状,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绝食的情况、体温迅速增高、体重逐渐降低。患病初期五官及面部、肛门周围皮肤、背部以及下腹部等区域皮肤出现点状红疹,并且呈蔓延趋势。
随着病情的发展,红疹逐渐转变成水泡,颜色为浅*色、直径为3mm左右,短时间内会快速破裂,随后出现渗出性黏液,与皮屑、皮脂等皮肤分泌物混合在一起。黏液与分泌物的混合物附着在皮肤上,逐渐风干呈痂皮,痂皮坚硬厚重,因与皮肤不能完全贴合会出现恒纹的龟裂,多数情况下呈棕褐色,轻触有油脂感,且伴有恶臭,因为上述患病的临床医学症状,又被称作为“猪油皮病”“油猪病”或者“仔猪烟煤疹”。
使用工具将痂皮轻轻剥离,可以清楚观察到仔猪皮肤上有红色创面,创面内附着少量化脓性分泌物,伴有少量血液。猪渗出性皮炎在感染仔猪后存在短时间的潜伏期,随后会迅速发病,从出现发病症状开始48h内会蔓延至全身性发病,96h后仔猪逐渐出现死亡,并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
2、流行病学
猪渗出性皮炎发病率与仔猪的机体免疫力成反比,死亡率与仔猪的表皮病变面积成正比,若病变面积覆盖全身,则死亡率接近%。猪渗出性皮炎属于接触性传染病,因此发病时多数呈小范围蔓.延,若有仔猪患病,会在哺乳舍与仔猪舍内造成大范围传染,一般来说同一时间段内多窝或者多栏仔猪患病,会导致患病同栏的仔猪集体性暴毙,引发大面积死亡,严重地影响了养殖场的正常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3、防治措施
根据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医学症状以及流行病学,可以清晰判断出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迅猛,从发病初期至蔓延全身性症状仅需要48h,造成治疗的难度倍增,若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疗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该病应该本着“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
3.1预防手段
猪渗出性皮炎通过科学化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进行控制,首先保证仔猪在饲养的过程中饲养密度适中,养殖舍内的光照时间与强度、温度、湿度以及通风达到标准,让仔猪的生长环境适宜。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工作,避免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同时为了提高仔猪的机体免疫力,需要保证仔猪的日粮配比科学合理。
3.2治疗方法
根据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医学症状可以发现该病的治疗,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三步,否则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病变就从皮肤深入机体内部,造成深层蔓延,这时治疗的效果不足,成功率不高。猪渗出性皮炎的致病菌株种类繁多,部分的菌株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直接选择用药,可能会造成药效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在正式进行治疗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对菌株敏感的高效药物进行治疗,常见治疗猪渗出性皮炎的药物有强力霉素、恩诺沙星、青霉素等。使用丁胺卡那注射液对仔猪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续使用5天,也可以使用浓度为2.5%的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替代。为了配合治疗,可以使用外科手段对病变部分的皮肤进行适当处理,通常使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猪只表皮进行全面的清洗,病变区域重点清洗,然后使用碘伏涂抹病变区域。若发现猪只患病后需要第一时间对猪舍进行全面消*,包括使用的工具、地面以及墙面,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同时降低药物对猪的影响,可以使用含戊二醛的复合制剂。
猪渗出性皮炎的主要感染对象为5~10日龄的仔猪,其余日龄的哺乳期仔猪与断奶后仔猪也是感染对象。猪渗出性皮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根据大量猪渗出性皮炎的患病记录比较与总结,可以观察出仔猪的饲养方式与患病率有明显关系,仔猪饲养密度过高、仔猪饲养舍与保育舍的空气质量不佳、饲养条件不足以及日粮供给不当等因素都会直接导致猪渗出性皮炎的患病率增加,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与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猪渗出性皮炎的患病率。
我是胜群养殖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