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乳腺癌保乳放疗目的,放疗并发症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8461.html

1、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放疗吗?

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放疗。术后放疗的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1)降低局部肿瘤复发率。

(2)提高生存率。

(3)降低将来再次手术的可能。

(4)预防乳房切除。

(5)放疗并发症可以耐受;大量的临床随机分组研究已经证明,术后放疗.降低了局部肿瘤复发率,从而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不必因局部肿瘤复发而失去乳房,并且保留乳房手术加术后放疗与乳房切除治疗患者的生存率相同

2、保乳术后放疗照射靶区确定有哪些基本原则?

(1)病变位于乳房外象限的T1,T2期患者:若腋淋巴结阴性或仅LevelI发现转移而且转移淋巴结数<4,术后可以仅行全乳腺放射。无需行内乳和锁骨上下区照射。

(2)病变位于内象限的I、II期患者:若无腋淋巴结转移,可以仅行全乳腺照射,无需行内乳和锁骨上下区照射。

(3)对于有LevelII和LevelIII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无论原发肿瘤位于任何象限,保乳术后均应行全乳腺和锁骨上下区的照射。如果病变位于内象限,腋淋巴结转移数>4个,则内乳区也应位于照射靶区内,而对于仅有1-3个腋淋巴结转移患者,内乳区是否应包括在照射靶区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4)对于临床评估腋淋巴结阴性,前哨淋巴结清扫阴性而未行腋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术后可以不予腋窝照射;若临床检查未见内乳淋巴结转移,锁骨上下还可以不予以照射。

3、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复发的部位有哪些?与全身性转移有什么关系?

(1)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复发的最常见部位是胸壁的皮瓣下,并且经常在切口瘢痕处,其次为锁骨上区,目前资料表明,根洽性手术以后的局部复发很少是真正的局部复发,而常常是全身性转移的前奏。

(2)统计发现,局部复发和全身性转移出现的中位时间间隔约为15个月,或者说,局部复发后50%的人会在15个月内出现全身性转移灶。

(3)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原发癌分期越高,这一时间间隔也就越短;而且初步治疗后局部复发出现得越早,这一时间间隔也就越短。不过,有时胸壁的孤立复发灶也可以长期没有远处转移灶的出现,这提示这种复发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局部复发。

4、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复发有哪些治疗原则?

(1)乳腺癌切除术后的局部区域复发治疔原则为手术切除(如果有手术可能)、放射治疗、系统化疗或内分泌洽疗。放射治疗在胸壁和区域淋巴结复发的治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2)在初次接受放疗的患者,由于局部胸壁照射的复发率高,应使用全胸壁照射。锁骨上或内乳区复发时,相继发生的胸壁复发槪率高,应综合患者的整体预后因素考虑做胸壁预防性照射,但在孤立性腋下复发则没有发现胸壁照射的意义。

(3)根治术后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时积极治疗后,40%-90%复发灶经放疗后可获得完全退缩,但其中40%-50%患者会出现野内或邻近复发。这与复发病变的范围,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大小有关。所以,复发时应对患者做全面的检査,无远处转移时应做根治性放疗。

(4)对以往未做过放射治疗的患者,胸壁复发时应做全胸壁及锁骨上区照射;单纯淋巴结复发者应对胸壁作预防性照射,预防剂量为50Gy,然后对病灶区小野加照15-20Gy;以往已做过辅助性放射治疗者照射范围以局部野为宜。放射治疗后根据以往治疗情况做全身化疗。

5、保乳术后乳房内复发有哪些类型?

保乳治疗后局部复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真正的局部复发,也就是原有病灶的复发。这种复发常发生在原瘤床附近;另一种是乳腺内新病灶的生成。这种病灶可以发生在保留乳房内的任何部位,其中发生在原瘤床附近者是难以与真正的原发灶相鉴别的,但远离瘤床的病灶则属于新发病灶。

6、放射治疗有哪些近期并发症?主要表现如何?

(1)近期并发症:放疗的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相对较轻。

(2)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头昏乏力、白细胞计数下降等。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

(3)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有放射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红斑、干性皮炎、皮肤萎缩),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上肢水肿等,较轻的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常可以自愈。

7、放射治疗有哪些远期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放疗后心血管毒性作用是造成非乳腺癌病死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2)上肢淋巴水肿: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在不同系列中差异很大,其发生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范围和放疗对腋窝的直接照射有关。近年来,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技术的改进,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掌握腋窝和锁骨上淋巴区术后照射的适应证。目前可釆用肢体气压治疗,对患侧上肢水肿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3)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很低,为1%-6%。它的影响因素包括照射容积、总剂量、分次剂量和化疗。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时间一般在放射治疗后1-3个月,如果照射剂量较高,放射性肺炎可以发生在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疗即将结束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在单纯切线野治疗患者中为0.5%,在同时接受锁骨上或锁骨下及腋淋巴结区放疗的患者则为3%。其中接受序贯化疗者发病率为1-3%,而同时化疗则为8.8%。

(4)肋骨骨折:放疔后约5%患者可能发生肋骨骨折,多数情况下患者并无自覚症状,是在复查骨扫描或X线检査时发现的,部分息者可有胸壁或肋骨疼痛,一般可自行愈合,不需要特殊治疗。

(5)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走向基本沿腋静脉上缘,与锁骨上及腋淋巴引流区紧邻,当锁骨上野和腋-锁骨上联合野及腋后野照射时,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剂量。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5%-5%,其发生率与锁骨上和腋淋巴结照射剂量有关,50Gy以下和50Gy以上者发生比例分别为1%和5.6%,剂量超过50Gy并接受化疗者发生率达7.9%。单次剂量也有影响。

(6)第二肿瘤:第二肿瘤的发生包括对侧乳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