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婆婆说水果营养丰富,是维生素“大户”。
于是每天都要给7个月的二宝吃很多的水果,吃的量已经严重超标。
为此我们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婆媳矛盾,我认为婆婆养育宝宝不科学,婆婆认为我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不足以让人信服。
后来,婆婆问了我们邻居,一位儿科专家,才终于知道水果营养丰富,要多多益善这是一个误区。
不同月龄的宝宝吃水果有讲究,下面这些注意事项家长要知道。
宝宝吃水果注意事项
1.不用加热
很多妈妈觉得水果凉,尤其冬天的时候,觉得生吃水果担心宝宝拉肚子。认为应该先把水果加热或者煮一下再给孩子吃。但中国农业大学食物学院的范志红副教授建议,水果最好不要煮熟了吃。
原因是加热的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流失营养。大部分维生素对热不稳定,例如,水溶性维生素如B族和C,在80度左右的温度下,就会分解。一般情况下,除了直接从冷藏里拿出来的水果不能直接食用,其他的水果建议最好生吃。
如果非要加热,可以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清洗,或者还可以选择蒸的方式。
2.选对时间
吃水果也不能任意妄为,想什么时间吃就什么时间吃,必须选对时间。餐前餐后就不建议给宝宝吃水果。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如果在餐前吃水果,就会影响奶量和其他辅食的摄入。
很多妈妈认为餐后吃水果可以促进食物消化,这种想法对于成人来说没错,可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婴幼儿却并不适宜。
水果中的糖分会被堵在胃里,极易造成胃胀气还有便秘
孩子吃水果的最佳时间——两餐之间,或者午睡醒来之后。
3.水果不榨汁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给出的建议:不提倡1岁以下的宝宝喝果汁。
水果榨成汁后,会浓缩水果里面所有的糖,而体内果糖太多时,会导致宝宝身体缺乏铜元素,影响骨骼的发育造成身材矮小。这就是,俗话说的“糖吃多了长不高”。
再者果汁中营养成分却会变少,每次榨汁会去掉果皮,而果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
4.一定要注意卫生并防止呛噎
给宝宝吃水果时,家长要注意水果必须洗干净,保证干净卫生,现在的水果大多喷洒有农药。吃葡萄、樱桃、圣女果等小而圆的水果时,容易造成危险,家长要特别小心,不建议给宝宝吃整颗。
例如,葡萄可以纵向切割开,便于水果通过宝宝的喉咙,防止宝宝发生呛噎、窒息等危险情况。
5.不吃芒果、菠萝、猕猴桃
过敏体质的宝宝不能轻易吃的芒果、菠萝、猕猴桃这三种水果。
菠萝——里含有一种菠萝蛋白酶,它会分解体内的蛋白质,对人的口腔黏膜和嘴唇表皮有刺激作用。
芒果——对芒果过敏的宝宝食用或接触芒果会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芒果皮炎”。
猕猴桃——易引发过敏性咽喉炎,这是喉头黏膜受损,有喉咙发痒、舌头发麻等症状。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在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而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