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悦读治疗过敏性疾病,最常用的药物是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好治疗么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

《浅谈过敏预防》连载12

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主编:

刘光辉

副主编:

徐姗姗、刘迁、杨永仕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过敏反应的发生需要经过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也是针对过敏反应的不同阶段进行的。

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就是从源头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靶向抗IgE治疗可结合机体内引起过敏反应的IgE抗体,使血清游离IgE水平迅速下降;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等,可在效应阶段抵抗引发机体反应的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

在临床上,通常将抗过敏药物分为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和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两大类。非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主要包括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等,而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目前临床使用的就有近百种。

因此,了解各类抗过敏药物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安全用药,对于提高疗效和维护患者健康非常必要。

1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

组胺又名组织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细胞的组氨酸脱羧酶从L-组氨酸合成而来,通过其4种组胺受体(H1、H2、H3和H4)产生效应,在人体健康状态(如免疫调节、过敏性反应、炎症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见下图)。

2

抗组胺药物的联合应用

(1)两种以上抗组胺药的联合,最常用的是第一代抗组胺药与第二代抗组胺药联合,如扑尔敏与氯雷他定的联合,一般为早晨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患者在白天可继续工作和学习;晚上服用第一代抗组胺药,患者在夜间能有比较良好的睡眠。

(2)抗H1受体药物与抗H2受体药物联合,对个别慢性荨麻疹患者可用这种组合,往往比单用抗H1受体药物效果更好。

(3)抗组胺药与其他抗过敏药物的联合。这种联合方法应用最多,如抗组胺药加维生素C、抗组胺药加葡萄糖酸钙、抗组胺药加糖皮质激素等,用于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药疹等多种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编辑

李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