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伏天即将到来,专家提醒抓住以热逼寒 [复制链接]

1#

随着气温越来越升高,转眼间又到了一年里面天气最热的时候。天气这么炎热,数伏很明显是夏天里最“难熬”的日子。殊不知在中医看来,三伏天的这段时间,却是养生的最好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中医理论认为,三伏天就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间,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最旺,如果使用养阳驱寒的养生方式,来防止一整年的慢性疾病,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今天,妙姐就跟大家来聊聊神秘的“三伏天”。

什么是三伏天?很多人还不知道!

何为三伏呢?“伏”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在地下的意思,而三伏包含了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中部地区在一年里面最炎热的30-40天,它是按农历计算的,时间大约是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之间。

对此,古人早有说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也有特殊年份的“中伏”为二十天,则一共是四十天。

抓住“以热逼寒”的养生好时机

俗话有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在中医理论里,“冬病夏治”的理念有悠久的历史。而三伏天是阳气最足的时候,借助三伏的外力,使用发散阳性的药物,贴敷在我们人体的相应穴位上,让人体的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将人体的寒湿祛除,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如三伏贴,针灸,拔火罐、隔姜灸等。可以根据自身病症和体质的情况,选择一两种进行调节,预防慢性疾病,如哮喘、咽喉疾病、支气管炎、小儿感冒,虚寒性的疾病(胃痛、关节炎、肾虚腰痛)等。

今年的三伏天,是这个时候,记好了

年的三伏,具体的时间为: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

要不要贴三伏贴?听老中医怎么说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敷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进行药物贴敷后,可以让局部的血管扩张,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药物透过人体的表皮细胞间隙,经过皮肤的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药理效应。另一方面,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能够让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同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伏贴针对于虚寒型疾病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但医生提醒大家,热性的体质和疾病,并不适合使用三伏贴疗法。因为三伏贴的中药都属于辛温大热,对于热病患者和热性体质的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同时,不适合使用三伏贴疗法的情况还有: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处于月经期、哺乳期的妇女,正在长水痘、出疹的孩子,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易过敏体质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应该避免使用。

在贴敷三伏贴期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和喝冰冻饮料,多喝温水;贴敷的当天不要进行游泳,同时注意皮肤的清洁工作,如果皮肤出现水泡,需要等到水泡消失后再沾水。同时,出现水泡后应该正确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让其自然吸收,不要抓挠,以免造成皮肤感染。如果是大水泡,则要保护好创面,千万不要用手抓破,并进行消*清洁处理。)

如果在贴敷期间有不舒服的症状,医院就医。

三伏天的养生小妙招,为家人收藏起来吧

《内经·四季调神大论》中有讲到:“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说明人的真气(基本的精微物质),一年四季都需要调养,在每个季节,都需要有所侧重。

多喝温水

古人有云:“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三伏天的气温很高,人们为降低体温,就会喜欢喝冷饮和吃冰冻的食物,但这样会导致湿气侵入体内,水湿困脾,脾胃升降失常,人的消化功能就会有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甚至拉肚子等。而一杯温水,则能温补脾胃,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平心静气

炎热的夏天,容易引起心火。让人出现一系列烦躁焦虑、激动、失眠等症状,而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保持心态平和,能够让心火平静下来,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

饮食调养

建议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菜水果;牛奶性微寒,不但可以补水,还能滋阴、解热*,也是“去心火”的好选择。

规律作息

不要熬夜和睡懒觉,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的状态,如果经常熬夜和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反而让身体更加疲惫。适度进行午睡,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提高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做好防暑工作

外出做好防中暑措施,如带遮阳伞,戴帽子等,一旦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口渴以及大量出汗的症状,建议马上离开高温环境。如果症状严重,医院接受治疗。

听妙姐讲了这么多,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三伏天是最好的养生时机”了吧?抓住这个“冬病夏治”的好机会,能让你一整年都健健康康!

#百里挑一#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