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时节,皮肤过敏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似乎憋闷着要卷土重来,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扰。冬季气候干燥,很多人觉得皮肤又干又痒,容易“过敏”,表皮红肿、起屑、皮脂增厚。痒时忍不住想挠,挠完之后旁边的位置也变得奇痒无比,痒到深处,只能让人又气又恼。
“过敏”真相:
什么是“过敏”?从字面上来说,就是“过度敏感”,即机体对周围环境、食物、药物以及机体内部的一些物质“过度敏感”。比如说“粉尘”,正常人不会对其有太大反应,但体质敏感的人其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却误判这些物质对人体有伤害,于是调动皮肤免疫系统对其进行“攻击”以确保不受伤害,正是这个“过度的自我保护”,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首先中招,表现出“炎症红斑、水疱、糜烂、渗出、结痂、干燥”等种种症状,医学上称为特应性皮炎。
“皮痒”最为常见的原因:
冬季皮肤瘙痒是种典型的季节性皮肤疾病,正式名称为“缺脂性湿疹”。正常状况下,皮肤的皮脂腺会生成分泌物、覆盖表皮,其功能就像乳液一样,不只能润滑皮肤,也能锁水保湿,使皮肤含水量维持在10%以上。
然而,若因为某些原因(生活习惯、药物、疾病等)使皮脂生成过程受损,面对干燥寒冷的天气,皮肤的水分就容易流失,导致最外层的角质细胞萎缩,皮肤因而产生裂缝,外来刺激物就容易进入皮肤内,造成红肿发痒。
干燥:说到皮肤干燥,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粗糙的死皮,但实际上,皮肤不用等到出现死皮,只要稍微感到干燥的时候你就会出现瘙痒的感觉。
过敏性皮炎:90%过敏性皮炎患者的瘙痒症状会经常反反复复的出现。
过敏性皮炎患者全身都可能发痒,包括:脚、脚踝、膝盖、手肘、手、手腕、胸口、脖子、脸、甚至眼睑。但好消息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过敏性皮炎症状会逐渐减轻。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特定化学品,也许会过敏导致瘙痒。过敏症状可能迅速出现,但也可能需要持续接触一段时间才出现。例如镍金属、橡胶(例如乳液)、染发剂、新霉素、以及护肤品中的香料和防腐剂都可能引起刺激性,导致接触性皮炎。
真菌感染:真菌能够引发的皮肤感染多种多样,也会带来瘙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泛红、脱皮、足癣、股癣、皮癣等多种症状。
难道就没有“不痒”的冬天吗?
这几招谨记,做个讲究人
饮食讲究:平常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具体来说,胡萝卜、南瓜、西红柿、玉米、排骨汤、银耳、蜂蜜、牛奶、花生、芝麻、核桃仁、红枣等都有助于减轻瘙痒。
穿着衣物讲究:秋冬的贴身衣物最好是纯棉制品,以宽松舒适为好,避免摩擦。较紧身的衣裤及化纤制品的衣物会增加皮肤的敏感性,使其瘙痒,引起过敏反应。温度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体表温差过大。
温度讲究:房间空调、地暖宜定时开停,瘙痒症患者不宜使用电热毯、电烤炉、电烤扇等,防止加重皮肤干燥。
沐浴讲究:洗澡的次数不宜频繁,建议2~3天洗一次;时间不宜太久,15~20分钟即可;水温不宜过高,35~40摄氏度即可。洗澡时,不宜用力搓擦、搔抓。可以适当的去去角质,选择温和型去角质产品或是.....搓澡巾,这是北方朋友洗澡时最爱单品。尽量选用中性或弱酸性的沐浴露,不要用碱性的香皂、肥皂。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乳,锁住皮肤水分,使其保持湿润,减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另外,有些人感到皮肤瘙痒就非常激动和不安,情绪容易躁动,对痒的地方又抓又挠,虽然得到了一时的缓解,但最后还是会加重瘙痒,而且也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留下各种抓痕。如果实在很痒,可以去药房买点止痒的药膏涂一下,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开点止痒的药膏涂抹,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