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中国京东第一山。这是乾隆大帝的赐名,更有这位书法大帝的《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推荐。盘山对于京城游侠或是京津的书法朋友圈里熟客都是一处值得观瞻的地方。周六一大早从北京出发,三五个朋友从首都的东西南北一起自驾奔向久闻大名的乾隆重圣山。最有趣的事,北京雾霾浓浓的天到了天津境内,盘山竟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也许是运气好,当年少时读过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在这个周末,可以在这块近在咫尺的盘山领略到几十位书法大师们的心情。图:乾隆《早知有盘山,何心下江南》盘山一座远近闻名的大山,此间曾经有得道的高僧,也有无穷无尽的文人墨客留墨至此。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座在南方差不多只算是丘岭的小山微岭,可以见到数十位古今书法大师的手笔。几位朋友一起忙过上午的工作时间,大约都要抢时间到山上去附与风雅的缘故,在桌地方风味十足的特色小镇的餐桌旁边,大家并未从中挖掘到太多的特色。勿勿忙忙的下桌,一帮食客竟然没有表现出一点留恋的心思。这让主人多少有点失望。图:同行夫妇在山门“缘”头不忘一秀走出餐厅,小雨已经变成了大雨。笔者此时差点就不想去分享先时皇山圣岭的缘分了。只是因为有朋友同行,心中想,这次小行也许可以得到一点意外的收获吧!至少还可以用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的巧遇来安慰一下自己。图:罗汉园的书法从平谷再到天津盘山,30公里的行车,一阵是雨一阵是风。30公里路程一行经过了河北大平原到山区的风景,总算是体验到国家广袤领土的好处。初入山看到的就是乾隆大帝的《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书法大作,虽然是馆阁体的自然书法技巧,平淡的笔意下,其中也少不了那种皇帝才有的大气与清高。图:一个缘不知出自谁人之手回想起登山情景,从无趣到雨中水景。同行朋友们,建筑设计师出身的大姐,更多的是诗情画意。十了一辈子建设工作,每一处设计者都能让她恰如其分的点评。雨洗过的山路,旁边的山涧今天竟是流水如练,也许这才是雨中盘山另一种趣味。笔者追着每一种书法大师留下的墨宝,在雨中拍下照片也特有一番韵味。图:大雄宝殿赵朴初先生巨作《大雄宝殿》因为雨的到来,游也只剩下我们不到10余人的宣嚣了。人少了,路旁的商店关门了,雨路之上,我们几个孤单的游人只需要欣赏我们需要欣赏的东西,一点也不用分心。尤其是这个时候的书法石壁,安静得毫无娇气。图:想不到还有范曾先生的大作平心而论,笔者因为抢时间,与队友们走过不到三分之一的上山路程,笔者打个招呼就脱离了队伍开始自行长跑上山,一件纸薄的塑胶雨衣,加上早晨特意穿着的防雨羽绒棉服,一点也没有感觉冷意。图:民国书法家作品一路上的书法作品,雨中观看到书法大作其实也是风格各异。当然也有一丝可惜,启功大师的大作没有看到,算是一点遗憾。图:一幅自然书法手笔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进入山门之际那一处,见到乾隆皇帝的长篇巨著。这一篇行书,逍撒自如,确是有点老少皆谊的风格。笔者想,乾隆大帝多少有那么一点平民思维是不是也与他到处下得江南游离“穷山僻壤”的结果!图:乾隆长篇盘山的书法是盘山风景区的一绝,至少在笔者心中是这样的感受。只是雨中的盘山书法更是另有一番风采。待续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