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物后,就会产生明显的瘙痒感,这种皮肤反应从瘙痒,再到红肿,最后还有可能出现破溃,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皮肤反应呢?医学上有很多种定义,包括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以及湿疹。
前两者大家应该接触的比较多,也能够进行区分,但是关于湿疹,很多朋友表示还不是很清楚,只是反复发作,令人十分“头大”,那么,什么是湿疹?若想及早防治,这3个疾病常识最好不要错过。#湿疹#
1.什么是湿疹?
简单来说,湿疹就是指皮肤受到了内外因素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在临床上,湿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每个不同的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针对湿疹,大家需要了解它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比如平时休息不好、精神过于紧张等,导致了身体内分泌失调,就可以诱发湿疹;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物理、化学的刺激,也可以导致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的皮损;各种动物的皮毛、植物,以及化妆品等,同样也可以导致湿疹出现。所以,关于湿疹的诱因,其实也是非常复杂的,要弄清楚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2.湿疹该怎样确诊?
确诊是不是皮肤湿疹,需要结合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去判断。一般来说,湿疹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皮疹的形态和病程。
皮疹的形态具有很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比如以多形性、红斑、丘疹,或者是丘疱疹为主。而患者是否有特殊物质的接触史,也能帮助判断是否是湿疹。
所以,在甄别患者到底是接触性皮炎,还是湿疹问题时,不要急着下结论,先弄清楚患者的生活习惯、接触史等,再根据皮肤的表现,必要时结合血清学检查,基本上不难确诊。
3.湿疹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对于湿疹,预防重于治疗。预防湿疹,主要是要避免对一些刺激物频繁接触,特别是有些人,对于一些特殊物质过敏,那么最好是避而远之。关于湿疹的治疗,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一是要尽可能找到导致湿疹发作的原因;
二是采用内用疗法,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
三是要结合外用疗法,针对反应比较重的湿疹问题,可以采用局部生理盐水、硼酸、高锰酸钾等综合治疗,以减少或降低皮肤的炎症反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