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友问我,雄激素性脱发为啥有这么多名字?叫脂溢性脱发,又叫遗传性脱发?
其实,这两个名字说的都是同一种脱发,只是在不同时期对脱发不同理解产生的名字。
早期科学家发现雄激素性患者在头发减少的同时油脂分泌特别多,出油多,甚至有人常伴有脂溢性皮炎。
由于当时的科研手段有限,认为是头发出油多引起的脱发,所以就起名为脂溢性脱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这种脱发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头发出油多与皮脂腺分泌情况有关,脱发与毛囊健康程度有关。
而且,皮脂腺和毛囊都对雄激素敏感。
雄激素会刺激皮脂腺会分泌更多油脂,这些油脂随毛囊孔排出后就成了我们说的头油;对雄激素敏感的毛囊,会发生大小的变化,从大毛囊变成小毛囊,小毛囊逐渐萎缩,再到闭合完全消失。相应的我们的头发就从粗黑变成又细又短到最后再也长不出头发来了。
出油多和脱发是两个并列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主要和雄激素有关,就更名为雄激素性脱发。
而遗传性脱发这个名称的由来则是因为雄激素性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这类脱发是最常见的,临床上这类人群约占所有脱发人群总数的90%左右。女性体内也有一定的雄激素性,也会患有雄激素性脱发。
治疗这种脱发,我们讲究的是时机。
1、当毛囊只是变小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萎缩了,可以用药物治疗。
此时头发表现为:头顶轻微裸露头皮或头发明显稀疏、发际线稀疏有逐渐后退的趋势
抗激素药物:通过抑制雄激素的生成,减轻雄激素对毛囊的攻击,减少头发脱落。男性可以服用非那雄胺,女性可以服用螺内酯。
生发药物:大家常用的米诺地尔可以让萎缩的毛囊变大,延长生长期,有助于小毛囊变成大毛囊,促进毛发健康生长。
一般用药3~4个月可以看到初步效果,如掉发量减少、长出了小绒毛、头发稍变粗等。这几种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情况。
2、当毛囊消失了,药物就不起作用了,可以做植发手术。
此时头发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退严重呈M型;头顶脱发部位光秃比如地中海;
植发手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后枕部健康毛囊提取出来种植到秃发部位,毛囊成活后会深深扎根于皮下,不会掉落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毛发脱发期后,种植的头发会进入快速生长期,不受雄激素影响再次掉落。
关于雄激素性脱发,我的建议是能用药控制就别植发,能植发就别拖到没法儿做植发。
关于脱发,大家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
#脂溢性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