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的马应龙,玩票的皮炎平,“口红”是药企转型的正确思路吗?
前段时间,马应龙和皮炎平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口红,都成功实现了刷屏级的曝光度,现在这个热度已经渐渐过去了,我们也能更加(马后炮)理性和全面的评估这一轮“药企跨界做美妆”的热潮。
首先,献上我的3个核心结论:
1、马应龙做美妆是蓄谋已久的先行者,而皮炎平做口红,既没备案,用的又是贴牌加工,不过是营销手段;
2、各项指数暴涨,皮炎平的如意算盘打对了;
3、药企续命不能只想着跨界蹭热点,还得发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下面来展开具体说说。
结论1:马应龙做美妆是蓄谋已久的先行者,而皮炎平做口红,既没备案,用的又是贴牌,不过是营销手段。
马应龙想要跨界做美妆真的是蓄谋已久,早在年就推出眼霜产品“瞳话”,马应龙药业去年年底斥资万元,持股64%,正式成立了武汉马应龙大健康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中就有化妆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在年7月18日推出了口红产品“八宝唇膏”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而同样引发刷屏的皮炎平,却是一个十足的玩票型选手,第一个实锤就是皮炎平口红至今还没有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备案,在8月19日《证券日报》的专题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
在查询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皮炎平口红目前尚未完成备案。“备案完成之前,我们不会将这款口红作为赠品正式送出或者售卖。”华润三九向记者表示,预计下周就可以出来备案号了。
作为一个药企,如果是真心诚意想要做化妆品没道理就为了抢一周的时间而铤而走险,冒违规上线的风险。而截止到9月8日,也就是上文中所说的3周后,依然没有皮炎平口红通过备案的信息,对比马应龙口红的备案时间是5月,登记在代工厂广东艾圣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名下。
而我们不是内部人员,很难知道皮炎平口红是去备案了尚未通过,还是压根没有去走备案流程,不管是那种情况,都坐实了为何至今还是“只送不卖”的真相。
昨天,本人联系了
皮炎平家族微博账号,得到的回复依然是只做赠品。甚至现在在皮炎平淘宝官方旗舰店已经找不到口红相关的买赠信息,只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