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站里一阵吵闹,一位孩子家长和护士发生了争吵。
“你这都抽了两管血了,还抽?孩子这么小,病还没开始治呢,孩子就该缺血了。”
“咱抽的每管血的用途都不太一样,你可以看咱的抽血管的颜色标识颜色就不一样。”
“是吗?我们这是需要做几项检查呢?抽了两管血还不够。”
“首先紫色标识的抽血管,我们需要用来进血常规检查;红色标识的需要查一下肝功能,还有浅蓝色管需要进行凝血方面的检查。”
经过沟通,该场争吵以患者家长表示理解收场。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论是常规体检还好,还是因为一些疾病原因也罢,常需要抽血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可以从这些检查之中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的端倪,而且抽血检查对身体的伤害不大。
紫色标识的抽血管——进行血常规
血常规包括很多检查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体系:红细胞系、白细胞系、血小板系以及其他。
通过观察红细胞系的检查项目,主要可以推测患者是否有贫血的改变以及分析贫血症的类型。
贫血症的严重程度与否和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相关,所以主要通过血红蛋白的含量来推断贫血的程度,以正常成年人为例,血红蛋白低于g/L为轻度,血红蛋白含量在60~90g/L之间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低于30g/L为极重度。
其他红细胞系指标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这三者可以反映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和细胞内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含量,故此有助于初步分析贫血症的可能类型与病因。
比如:这三项数值均低于参考数据,也就是说明红细胞的体积小,红细胞内部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也不高,即为小细胞低色素类型贫血症,可能的病因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系主要观察中性粒细胞,当中性粒细胞数值增加或者是占比增大时,往往提示以下这些信息。首先来说,可能是化脓性细菌感染(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其次严重的外伤、大面积烧伤、严重血管溶血等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时也会出现。
再者说,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以及一些恶性实体瘤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
还有一些疾病的出现,容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像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等。
白细胞系还有一种细胞的数值变化值得注意,即嗜酸性粒细胞,当出现一些过敏性疾病,像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还有一些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
血小板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指标,血小板出现明显减少常提示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系统疾病。
像仅以血小板下降明显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是伴有严重的出血时,会同时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下降。
白血病患者出现的表现比较多,像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增多,出现一些原始或者幼稚细胞等。
有些病*感染也可以导致血小板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有限,若血小板存在持续下降的情况,还是要往血液系统疾病方面考虑。
还有一种特殊项目,并不包括在血常规之中,但是也属于该项检查。网织红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到血循环中的比较新鲜的红细胞,其数量和在红细胞中所占百分率,可以间接反映骨髓中红系造血程度和能力,对于各类贫血症的初步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存在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或严重营养性贫血,可出现网织红细胞降低。
当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3提示为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该种情况存在时,易诱发骨髓中红系代偿增生。
红色标识用途多——反映血糖水平等
临床之中,除了紫色标识的抽血管之外,要数红色标识的使用次数多。该种标识的抽血管主要用于血液的生化试验检查,能够反应患者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状况。
我们主要看一下血糖这方面的相关内容,首先可以获得空腹血糖数值,这项指标是诊断体内糖代谢紊乱最常用以及最重要的指标。
空腹血糖的易受到肝脏功能、内分泌激素、应激因素和一些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说当空腹血糖升高时,不仅怀疑糖尿病的可能,还需要想到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应激性刺激也不要忽视;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泼尼松等亦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水平。
除了空腹血糖之外,还有两种指标也能很好地反映机体血糖的水平,分别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A与糖(主要是葡萄糖)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人体葡萄糖和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糖化白蛋白。
糖化白蛋白在机体内存在的时间较短,一般只能存在17~19天左右,所以只能反映糖尿病病人测定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用来评价短期血糖控制以及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半衰期较长,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观察指标。糖化血红蛋白7%说明糖尿病控制良好,超过这一数值说明患者近2~3月糖尿病控制不良。
凝血检查——使用浅蓝色标识的抽血管
还有一种浅蓝色的抽血管,一般在外科使用得比较多,因为每个需要手术的患者都需要进行凝血检查。
主要检查的项目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等。
在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活酶时间试剂以及钙离子之后,得到的血浆凝固时间即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倘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主要考虑凝血因子XII、Il以及PK(激素释放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此外,也能起到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作用。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都可以出现这种检验结果。
在受检血浆之中加入组织因子或者是组织凝血活酶,再加上钙离子,然后观察到的血浆凝固时间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在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以及凝血因子Ⅴ、Ⅶ、缺乏;或者说一些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等,这两种情况存在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为增高主要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血中有肝素或者是肝素类似物时,凝血酶时间会相应延长。
抽血检查的注意事项
简简单单的几管血液,却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思路,但是想要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需要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尤其是涉及到血脂检查,往往需要提前3天即为抽血做准备。3天内都需要避开高脂肪的食物,24小时内不能饮酒,抽血当天还需要保持空腹12~14小时。
但是不进行血脂方面检查时,空腹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至6~10小时为佳,因为长时间的空腹状态会诱发某些血液指标发生变化,如:血红蛋白素会增加。
还有要注意的是,一些能够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也要视情况停用数天或者数周,这些药物包括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
抽血时,注意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否则会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
抽血结束后需要局部按压5~10分钟进行止血,注意在此期间不要揉搓抽血部位,防止出现皮下血肿。
另外,需要及时将血液送检,若来不及送检需要将血液标本存放在4°C的环境下保存。尽量快速送检,血液标本送检延误时间越长,血浆K+水平也会不断升高,从而影响血液生化检查的准确性。
还有,倘若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参考值,应间隔一周,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或个体变异造成的假象。
注意!检查结束后,剩下的血液会用来干嘛?
我们为了检查而抽出的血液,检查结束之后往往会有些许剩余,那么,这些剩下的血液能用来干什么呢?
有些人认为这些血液又被输入到其他需要输血的病人体内,其实这种想法纯属无稽之谈。
先不说,每个患者为了检查,抽出的血液量并不多。单是不恰当的血源输入患者体内带来的危害,就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轻者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发热症状等,严重的患者溶血性反应,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关联。
比如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大多数是由IgM抗体引起,体内存在红细胞抗体与输入红细胞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了受血(患)者血液中的神经内分泌、补体及血液凝固系统,数分钟内细胞膜被补体复合物溶解发生细胞*性反应,从而引发患者溶血反应乃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
现实生活之中,检查结束之后血液会被放入专门的保管区域,一般会保留一到两周的时间,之所以保留一段时间,是为了方便哪些数据有疑问时,随时调取剩余的血液进行复查。
超出保留时间的血液标本,会按照医疗垃圾的处理标准(称量记录、高温灭菌、一些特殊的化学处理措施等)进行集中处理。
医生有话说
抽血并不可怕,反而能够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很多信息。不过,想要实验结果足够准确,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
还要记得不要看见几个抽血管就犯怵,每个抽血管的用途并不相同哦!
参考文献:
谢晓恬.儿科血常规检查的意义与解读[J].临床儿科杂志,,31(04):-.
王艳艳.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7(23):86-87.
赵越,修云霞,于琦,付塬.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单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