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来”的赴美购房团学到了什么?_房地产
算起来,"前后11天,辗转美国五大城市,结果没有成交一套房子"的"赴美购房团"回国也多半个月了,而追着赶着"团员"后头访问"赴美心得"的媒体还是挺多,扒拉扒拉近日连篇累牍的采访,兴许咱们能看出点别的--比如,"赴美购房团"出去这趟虽然没带回一把房门钥匙,可都学到了什么。
就以购房团中惟一的南京人孙先生为例吧,前两天他在接受南京媒体采访时这么说:一到洛杉矶,他就忙着打听美国的房价到底跌了吗,结果接待方搁欢迎会上的一席话让他的心都凉了--原来,对方兴致勃勃地介绍了洛杉矶乃至美国的房地产状况,告诉他们,自打金融危机,美国房价落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平均跌掉15%了。但在孙先生看来,"美国的楼市很成熟也很规范,这么多年来房价一直很平稳。对美国人而言,15%就是一个天大的、难以承受的跌幅了。但对习惯于几十个涨停板或几十个跌停板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跌幅是没有吸引力的"。
"价格落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平均跌掉15%",这可谓是对一个"很成熟、很规范"市场最好的注释了:对欧美乃至日本来说,在经历过许多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之后,无论是市场还是人们的心态实际上都已经比较成熟了。泡沫吗,一定是有的,但泡沫相对来说是稳定的。
跟所有交易一样,当大多数交易者多次参与交易、积累了经验之后,价格泡沫是在慢慢减少的、大家脑门子发烧的热度是在慢慢降低的、判断力是在慢慢提高的、投资损失是在慢慢减少的--这跟每次股市泡沫中,交学费最多的都是很"愣"的新股民道理是一样的。在经历了多个周期的折腾之后,人们会发现,虽然接下来还是会有一个个的周期,但每个周期的时间越拉越长,起伏越来越小,从大面儿上来看、从中长线来看,投资收益也就是跑赢物价、风险较小,而不是收益很大、风险很高--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稳定离咱们国内的楼市还很遥远,而无论是对中国楼市、中国专家还是中国老百姓而言,完整的房地产周期经验都还是缺乏,所有人都没有经验、所有人下判断都挺难、所有人的判断您都只能听一半儿。
也是前两天,某著名地产学者在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发表高论说,"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很多,理论上是需要两套房子的;时下未婚同居的人大量增加,同居是需要房子的;很多大龄青年过去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现在大龄青年都是在外面住,在外面住是需要房子的;现在有的人有两个三个家庭,都是需要房子的--需求这么大,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基本不存在泡沫的"--此番高论真是跟之前某房地产大腕"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说"有的一拼了。而当咱们的专家学者们见天不干正事死活跟结婚证较劲--当然,这结婚证,您有还是没有,都是会推高房价的,咱们的房地产市场能算成熟吗?
也是前两天,媒体曝出了"全国首例住宅用地续期事件"。立项于1989年的青岛阿里山小区当时正赶上当地土地使用权出让试点,土地使用期限设定在了20年。20年一晃就过去了,该小区业主开始为"续期"交钱犯难。按当地有关部门刚出的"临时解决方案",一个100平方米的住房续期需交6万元。当大多数人还在为"70年是不是还远着呢"、"70年后我还得再为我的房子交多少钱"、"儿子四五十岁那会儿是不是还要为我买的房子掏钱"之类权利问题迷惑、郁闷、争论的时候,咱们的房地产市场能算成熟吗?
作为"购房团""团员",孙先生说,美国当地媒体对"购房团"穷追猛打的采访让他们有被当做"救市主"之感,这话咱们不妨当做笑谈,相信人家只是想知道中国人的钱包里到底有多少钱,咱们大可不必给人爆发户出门之感,相反,出去这趟发现咱们自己很不成熟、"可能不差钱但压根儿没有经验",那倒是挺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