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湿疹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湿烂型、干燥型、皮脂溢出型。
湿烂型:多见于比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疱和红斑,经常伴有皮肤组织肿胀,痒、搔抓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者出血,比较容易继发皮肤感染。皮疹可以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进行蔓延。
干燥型:表现为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结痂现象,非常的痒。
皮脂溢出型: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在湿疹表面覆盖黄色油状分泌物,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容易除去,以头顶、眉际、鼻旁、耳后多见,痒感不太明显。
多数小孩大约1岁之后就会逐渐好转,2岁自愈,但是有遗传过敏体质的小儿,往往迁延不愈,到2岁以后才可能好转。
那么湿疹应该如何治疗?
1、皮肤保湿:
这也是湿疹最为重要的一线治疗,主要包括沐浴湿敷和润肤剂的使用,由于湿疹会减少皮肤的脂质含量,皮肤的屏障功能会减弱。所以会出现弥漫性异常的皮肤干燥。
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皮肤干燥,应尽可能使用润滑剂保湿,控制洗澡水水温以及洗澡时间,微温的水中浸泡洗澡5-10分钟,或者是湿敷15-20分钟,可以保持水分,缓解症状,小婴幼儿不必每天都洗。
一周1-2次即可(因为小婴幼儿父母洗澡常常会水温较高38℃左右,水温高对于湿疹也是加重的因素)。不但可以促进使局部糖皮质激素的渗透吸收。
湿敷也可以减少因瘙痒而顽固性抓挠,促进皮肤的快速愈合。但是当存在皮肤破损结痂的时候,浸泡或者是湿敷可能会将痂皮软化,而继发感染,需要密切的注意。
2、局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局部糖皮质激素在湿疹的治疗会经常的用到。提到激素,很多的人都恨不得拒之千里,担心其副作用对于儿童的影响。我们要知道,外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吸收是非常少的(一般为1%-2%),规范合理地使用,这也是安全的,而且利大于弊的。
确实,考虑得其存在潜在副作用,激素的使用确实需要更规范合理。所以,需要我们了解到激素应该如何使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哪些副作用。
根据血管收缩成分的效力,局部糖皮质激素分7个等级。因为存在可能的损害,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不应该在面部或者是擦烂的部位进行使用,只能短时间的用于躯干和四肢之中使用。
使用润滑剂的目的是增强皮肤的水化作用,以及将低效糖皮质激素用于维持治疗。中效的糖皮质激素可长时间的治疗躯干和四肢的慢性湿疹,但是用于腋窝以及腹股沟不应超过7-14天。用于头面部不应该超过3-5天;
儿童患者尽量选用中弱效的激素,或者是用润肤剂适当稀释激素乳膏。婴幼儿适合的外用激素从弱到强:1%氢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1%糠酸莫米松乳膏。
3、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其中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多主要是用于轻中度湿疹,他克莫司软膏用于中重度的湿疹,其中儿童建议用0.03%浓度他克莫司软膏,可以短期和长期间断性使用在2-15岁的儿童湿疹的治疗。
成人建议用0.1%浓度。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可与激素联合应用或者是序贯使用,这类药物也是维持治疗的较好选择,可每周使用2-3次,主要是以减少病情的复发。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烧灼和刺激感,可以随着用药次数增多从而逐步的消失。
4、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经常会伴发比较严重的湿疹,维生素D有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湿疹病人外用激素的使用,以及增强皮肤的抗菌能力。
一些小的研究则提示低剂量维生素D能增强皮肤抗菌肽的表达。比如冬天经常是由于皮肤干燥,常常出现湿疹症状的加重,而补充维生素D有益于湿疹症状缓解。
护理的方面: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湿疹处不要经常用水洗,避免使用肥皂,不可以涂以奶汁。给婴儿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液清洁婴儿的身体。洗澡之后沐浴液必须冲干净,擦干婴儿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爽身粉,保持皮肤的干净头皮。
婴儿衣被宜选用浅色纯棉,保持清洁、柔软、宽大、以减少机械性的摩擦。避免穿戴羊毛、丝、尼龙等比较容易刺激皮肤的衣物。
婴儿穿着不宜过暖,以免加重瘙痒感。
避免受外界的刺激,家长要经常留意婴儿周围的冷热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婴儿,尤其需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者是强烈日晒下。夏天,小儿运动流汗之后,应该仔细地擦干汗水;天冷干燥的时候,应替小儿涂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膏。
修短指甲,患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者是接触性皮炎患儿,家长应该经常修剪小儿的指甲,可将婴儿手置于小手套中,减少抓挠机会,避免局部感染。
注意观察婴儿有无对某些食物的过敏,祛除过敏源。哺乳的母亲应该避免食用引起的婴儿湿疹加重的食物,比如:海鱼、海虾、海蟹等。
给婴儿添加辅食尤其是动物蛋白食物的时候需要密切的观察,比如添加后湿疹加重应暂停添加。让婴儿尽量少吃动物蛋白质,比如:牛奶、蛋,必要的时候在医生或者是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添加,但是不要随便禁食某类物品,以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注意婴儿的消化状况,不要喂哺过饱,及时的治疗腹泻,纠正便秘。
如果医院,在相关医生指导下选用脱敏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