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学科普虫咬性皮炎
TUhjnbcbe - 2025/1/24 2:27:00
                            

虫咬性皮炎临床又名丘疹性荨麻诊,是蚊虫叮咬皮肤后引起的一种反应,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具有季节性的皮炎表现,可见为被虫咬后出现风团样的丘疹,中间比较硬,皮损上一针尖大小水疱。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疱,黄豆大小,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近日随着季节变冷,人们的存放的衣物再次从衣柜里拿出之后,穿在身上,极有可能出现瘙痒性水疱。

日常注意:

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衣被。

2.消灭臭虫、蚤、虱及其他昆虫。

3.一有前驱症状或出现风团样损害就应及时用药,可减轻发作。

4.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发病季节少去郊外或公园活动。

5.草席应洗清晒干后再用,可以减少隐藏在草席中的螨虫而减少虫咬皮炎的发生。

6.注意室内卫生,放置蚊帐、蚊香驱蚊。室外活动时应做好防护,穿长袖衣服,适当喷洒驱蚊露。

那么虫咬性皮炎怎么止痒,我们如何处理?

1.避免抓挠患处,以免继发感染,局部瘙痒疼痛明显也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减轻症状。

2.出现全身性过敏症状者如大汗淋漓、心跳气促、发烧和休克等全医院就诊。

3.因虫咬伤常表现为酸性刺激,可自行先用肥皂水冲洗伤口,适当冷敷,医院就诊。

4.查找病因,阻断继续刺激,请勿乱用药物,避免皮肤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学科普虫咬性皮炎